守匠于心 育匠于行 ——枝江職教中心文化建設探索與實踐
枝江職教中心 袁新宏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p>
文化是上層建筑,文化也是生產力,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一、厘清職教本源,校準文化建設方向
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中職學校文化建設要堅持“育人為本,師生主體、校企共建,貼近社會、貼近職業、貼近學生,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等基本原則。
我國現代職業教育事業的創始人,也是現代職業教育思想建設的先驅黃炎培先生總結職業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謀個人發展、促生產力進步、貢獻社會”。學校文化建設要體現國家意志、社會意望、企業意見、家長意愿、學生意向、教師意義。
黨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將“立德樹人”定位于“全面發展”之上。面對“父母操心、老師鬧心、社會擔心”的“弱勢”教育對象,中職教育要把“教育性”放在首位,要先教會學生做人、再教會學生做事。我們要堅定正確的教育信念,不嫌棄、不放棄、不拋棄每一個學生,善待學生、靜待花開。
中職教育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為辦學方向,因而學校文化建設既要區別于普通高中學校文化又要對接于優秀企業文化。中職學校要以“校企精神文化、校企制度文化、校企物質文化、校企課程文化、校企文化活動”等“五個對接”為抓手,積極探索產業文化進教育、工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三進”育人方法,突出職業性,培育敬業專業、嚴謹細致、精益求精、持之以恒、臻于至善的工匠型人才。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職業教育文化的根脈,要用優秀傳統文化鑄魂;堅定職教文化自信是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根基,要用工匠文化強基;以文化人、立德樹人是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根本,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固本。
二、體現職教特點,打造“鑄匠”品牌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答記者問時提出:職業教育要為社會提供兩個公共產品,一個公共產品是在全社會通過職業教育弘揚工匠精神,一個公共產品是提供大量的大國工匠。
1.“鑄匠文化”的發展歷程
(1)合并前初始階段
枝江職教中心與宜昌市廣播電視大學枝江分校、枝江市教師進修學校、宜昌市第二技校分別于1994年6月、2001年3月、2012年7月合并。2007年提出校訓:勵志、篤學、強技、踐行,同時提煉出校風、教風、學風,沒有明確學校文化。
(2)推行“六立”教育
2012年7月兩校合并后,學校實施準軍事化半封閉式管理,立軍人之容、守軍人之紀、鑄軍人之魂,2016年發展為“尚軍教育”。2012年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2013年秋季學校提出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六立”教育,即:立德樹人、立人學軍、立習自律、立信成才、立才練技、立志報國。
(3)首提“和合文化”
2015年學?;诼殬I院?!爱a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和“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學校由四校合并的背景,源于“和合”傳統文化,學校首次提出了“和合”學校文化。
(4)再提香樟文化
2016年秋季學校整體搬遷的綠化設計將老校區近百顆綠蔭遮蔽枝繁葉茂的香樟樹移栽到新校區,這些樹承載著幾代職教人的期許,見證了幾代職教人的艱辛努力。香樟頑強的生命力、有規矩的生長、外皮粗糙質地均勻等特點非常契合中職學生。香樟文化應運而生。
(5)鎖定“鑄匠文化”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是“工匠精神”這一概念第一次出現在治國安邦的文件之中,顯示“培育工匠精神”的訴求,上升為國家意志和全民共識。2016年12月2日,李克強總理對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座談會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要加快培育大批具有專業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人才?!肮そ尘瘛比脒x2016年度十大流行語。2017年5月湖北省啟動中職學校教學診改工作,強調質量文化的引擎作用。2017年10月學校確認“鑄匠文化”為學校的文化之魂?!?/p>
2.“鑄匠文化”的內涵解讀
“鑄匠文化”根植于“班墨文化”。先秦諸子,惟墨子集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于一身,惟墨學人文品格與科技品格并重。所以毛主席說墨子“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魯班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木匠,他以手工操作為職業,集工匠、經驗家、技術家、大匠師和發明家于一身,把工匠技術發揮到了極致。
墨子是平民圣人,他的核心思想是兼愛包容,魯班是百工圣祖,他的精神實質是自主創新。 歷史是根,文化是魂,這種根和魂融匯鑄造了“兼愛包容、科學創新”的班墨文化。傳承班墨文化就是要“以墨子的愛心做人,以魯班的創新做事”。
(1)“鑄匠文化”的核心理念
“鑄”的基本釋義是把金屬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鑄即造就、錘煉之義?!敖场逼浔疽鉃榭鹄锉持陡ぞ叩哪竟?,亦稱“木匠”。后多指手藝人,泛指工匠,或釋義靈巧、巧妙,也指在某一方面造詣高深的人。
“鑄匠”就是培養、造就具有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的服務學校發展、學生發展的教書匠、教育名師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大國工匠。
傳承班墨文化,以墨子的愛心做人,以魯班的創新做事。
凝聚時代精神,懷匠心守匠情鑄匠魂,踐匠行琢匠藝做匠人。
(2)培育學生的三種精神
新時代所需要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肮そ场笔怯泄に噷iL的匠人,“精神”是指人的意識、思維等?!肮そ尘瘛奔垂そ吃谒枷肷?,堅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行為上,堅持開拓創新、持續專注;在目標上,堅守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實踐。
工匠精神基于勞動精神,就是要讓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端正勞動態度,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今后能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為黨、國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
工匠精神的深化和提升就是勞模精神,勞模精神包括主人翁的責任意識和艱苦創業精神、忘我的勞動熱情和無私奉獻精神、強烈的學習愿望和不斷進取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
勞動精神是成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為更加優秀的人的精神,勞模精神則是成為影響別人的人的精神。成為人、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成為影響別人的人,是一種逐步遞進的關系。黨和國家現在大力呼吁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目的就在于讓每一個人都熱愛勞動,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更要成為優秀的勞動者,甚至成為廣大勞動者群體中的佼佼者和大家學習的榜樣。
(3)使命、愿景、價值觀提煉
使命:為學生發展奠基,為學員就業鋪路,為員工幸福搭橋,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愿景:到2025年,把學校打造成為專業建設高水平、學校發展高水平宜昌領先、湖北一流的中職學校 。
價值觀:勞動創造幸福生活。